张海利是京朝公司京BH2699伊兰特车驾驶员,开出租车已经五年了,没有投诉,没有事故,安全行车几十万公里,得到公司及乘客的好评。
默默的实在
张海利身材高大,宽宽的肩膀,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庞,让人没有距离感。
听说黑山寨的孩子们需要资助,他慷慨掏出100元,放进了捐款箱。有人在旁边惊讶:100元?他笑笑:献爱心吗。没有豪言壮语,只有实实在在。
乘客一上车,他总是热情招呼:“您好,您去哪儿?”以至于一位乘客上车后就四下打量他,直到把他看得有些发蒙。张海利忍不住问:“您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我?”“你原来是做什么的?”乘客问。“我就是开车的呀。”“不像,我看你待人和气、富态,不像个开车的,你肯定原来做过什么工作,看你的沉稳劲像个干事的人。”“您夸奖了。”一路上俩人越聊越投机,原来乘客是一位做建材生意的老板,车到地点,乘客说:“别开车了,开车辛苦又挣不了几个钱,还是跟我做生意吧。”张海利婉言谢绝了:“谢谢您的好意,我每天拉不同的乘客,每天都有新鲜感,那种愉悦是别人享受不到的。”就这样,转眼五年过去了。
爱出租 爱乘客
其实,在开出租车以前,张海利曾经跑过个体运输,自己单干是能挣钱,但也的确很辛苦,跑长途出外省,走东北,一去就是几天,其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邻居家的一位的哥,给他讲述了自己开出租的经历,每天接触不同的乘客,总有说不出的快乐,张海利禁不住诱惑,卖掉了大车。凭借自己娴熟的驾驶技术,对路况和对北京城人文地理的熟悉,他轻松地考取了出租汽车驾驶许可证等相关证件,很快成为了一名出租车驾驶员。
刚开车时,他没有一般驾驶员刚上路时对业务的生疏,有的是对乘客的满腔热情,和对出租车的新鲜感。他对待每一位乘客都如亲人一般,一直像刚刚走上新岗位时那样热情。一次,一位女士上了他的车,干净整洁的环境首先打动了这位乘客,闲聊中乘客透露她的爱人曾在出租车上丢了东西,没有找到,有数码相机、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,司机就住在酒仙桥一带。说到这儿,张海利说:“我也住在酒仙桥附近,您说的这辆车我好像见过。” 乘客喜出望外。事后,张海利从侧面了解到这位司机,已经被有关部门找去几次了,确实没有见到乘客丢失的东西。虽然没有帮乘客找回遗失物品,但张海利的助人为乐、热情服务还是深深打动了乘客的心。乘客的爱人经常出差,每周大概要有两天跑机场,从此,张海利担当起了这项艰难的任务。说它艰难,是因为每到这位乘客用车,他都要早早地从酒仙桥出发,7点钟之前赶到石景山,一路放空,专程接这位乘客,而且这一接就是一年多。后来,这位乘客搬家到了朝阳区的奥林匹克花园,离机场近了,不好意思再麻烦张海利远道放空车,电话少了,但张海利依然热情相待,因为他们已经成了好朋友,如果有时在门前打车不方便,只要一个电话,张海利招之即来。
同行是兄弟
常开出租车的人都知道,东单协和医院对面的路上是禁止停车的,但当他看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,无望地在路边打车,他冒着违章的危险,将车停下,把老人抱上车,放好轮椅,乘客上车后告诉他,他已经在这里等很久了,出租车都不停。他告诉老人,这里是禁止停车的地方,希望以后能到出租车停靠站打车。老人感激地说,太谢谢了。张海利谦虚地说:“您不用谢,谁都有父母。”
张海利不仅对乘客优质服务,对待身边的同行也同样一腔热情,在回公司开会时,他得知一位兄弟同行路况不熟悉,常常丢活儿。他当即为这位同行讲解北京道路设置规律,如二环路、三环路都很正规,方向不会错,附近的几个著名饭店、景点有何规律,讲到激动处,干脆带上同行实地考察,把写字楼、饭店的位置下车指给他看,这样一来,这位的哥在他的指点下,很快入了门,并且还应了那句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的老话,运营收入等各项都超过了他。说到这件事,周围的兄弟同行都对张海利竖起了大拇指。
五年的开车经历,他感触很多,但为乘客服务,接待好每一位乘客,是他给自己定下的标准。每天,他真诚地迎接每一位乘客,迎接着一个个太阳升起的日子。